新聞中心
生產經營

描繪中國鐵建礦產資源業務發展畫卷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張振宇? ?時間:2022-05-05?【字體:??

礦產資源是人類發展的物質基礎,礦業是既古老又年輕的基礎產業。今天,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品生產國、消費國和貿易國,對全球礦業發展舉足輕重。在建立全球礦業命運共同體的新背景下,中國鐵建準確把握礦業發展脈搏和新趨勢、新特點,將礦業作為重要的新興業務,致力于做強做優礦產資源業務,為礦業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鐵建力量,為推動能源革命提供更多鐵建方案,為生態文明貢獻更多鐵建智慧。

全球“著色”

市場經營巧“潑墨”

中國鐵建涉足礦山施工行業由來已久。早在1986年,中鐵十九局就進入礦山施工領域,先后承建了中國五大露天煤礦中的準格爾、霍林河、元寶山三大工程,以及黑龍江烏拉嘎、遼寧排山樓等為代表的金礦采剝工程。目前,該集團在國內礦山采剝市場,尤其是在大型設備規?;┕さ母叨耸袌鼍邆鋬瀯?,承建內蒙古烏山銅鉬礦、長山壕金礦、青海灘澗山金礦、貴州錦豐金礦、新疆白石湖煤礦、山西袁家村鐵礦等百余個礦山工程。

隨著國內建筑材料需求日益增長,中國鐵建延伸礦山施工產業鏈,瞄準日漸崛起的建材礦山市場,把水泥石灰巖、砂石骨料礦山開采作為國內主戰場。作為中國鐵建系統內以礦山施工為主業的專業化公司,中鐵十九局礦業公司成立建材礦山專家團隊,2019年以來接連斬獲河北井陘石灰巖、廣西賀州大理石、廣東博羅石灰巖、陜西楊泉山石灰巖礦等項目,為占領國內新興礦山市場奠定了基礎。

與此同時,中鐵十四局將礦山開發業務作為“7+N”新業態之一,聚焦露天礦山、礦山綜合治理等市場,系統構建礦山開采設計、礦山建設施工、礦山生態修復、采礦運營管理一體化專業發展體系。此外,中鐵十七局、中鐵二十一局等單位在礦山施工、爆破、石砟生產等業務方面也具備多年經驗和市場優勢。

在海外,2015年,鐵建投資、中國土木、中鐵十四局、中鐵十九局等投身厄瓜多爾米拉多銅礦開發建設。該礦是中國鐵建第一個海外礦產投資項目和最大單個礦山投資項目。2021年生產銅精礦38.83萬噸,一期工程實現達產穩產,二期工程已完成初步設計。

巴基斯坦塔爾煤礦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煤電一體化項目。2019年6月20日,在歷經25個月剝離表土5659萬立方米、采場降深136米后,中鐵十九局建設者在該礦區成功挖出第一鏟褐煤,正式進行煤層開采。

2021年1月,中鐵十九局與蒙古國ET有限公司簽訂蒙古白銀溫德爾格露天煤礦項目施工合同,實現在蒙古國的良性滾動發展;12月,與俄羅斯阿格涅沃公司簽訂薩哈林島木材采伐及煤礦采剝項目合同;與寶武集團就利比里亞邦礦鐵礦和寶米鐵礦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承擔邦礦鐵礦每年9800萬噸采剝任務和寶米鐵礦每年1000萬噸采礦任務。目前,中國鐵建礦山業務已涉足巴基斯坦、厄瓜多爾、蒙古國、幾內亞、利比里亞、孟加拉國、塔吉克斯坦、馬達加斯加等國家。

“勾勒”重點

畫好綠色智慧礦山“工筆畫”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為礦業發展營造了良好市場環境。

縱觀當前國內外能源行業發展趨勢,中國鐵建礦業大發展迎來“窗口期”。

國內市場層面,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持續發展,拉動了市場對鋁、多晶硅等的需求。銅、鎳、鈷、鋰及稀土等金屬市場“火爆”,價格急劇上漲。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制造業結構調整以及產品升級換代的不斷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于鋰、稀土、鈷、釩、鈦等戰略性礦產原材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顯然,未來戰略性礦產市場不容小視。

在國際市場能源價格上漲的推動下,國外有色金屬生產成本持續上升,導致價格出現“外高內低”局面。多種因素疊加,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但大宗礦產品供應需求不斷增長,國際礦產品市場波動加劇,加之重要資源國加強戰略資源管控,世界經濟如果復蘇,需要靠基建和能源行業強勁支撐。若中國鐵建未來加緊在海外積極布局礦產資源業務,長期收益可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至上、綠色發展將成為礦山的最基本要求,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搞好礦產資源開發已成為中國鐵建的自覺行動,綠色發展已由“大寫意”變為“工筆畫”。在海拔5200米的西藏玉龍銅礦,世界最高海拔純新能源電動重卡換電站投入運營;在中國最高緯度銅礦、“中國銅工業新坐標”內蒙古烏山銅鉬打造國家級綠色礦山;新疆磁海鐵礦生態恢復治理工程完工,編制全國首個超深礦坑回填恢復治理工法,為國內礦山生態治理提供寶貴經驗……礦業綠色發展的“鐵建樣本”不斷涌現,礦業發展方向是安全高效、清潔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建設創新驅動型礦業是中國鐵建礦產資源業務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

隨著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大數據、互聯網、遙感探測等新技術與礦業交叉融合,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和裝備研發應用,全球礦業正經歷一場新的革命,采礦不斷向規?;?、集約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對此,中鐵十九局礦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峰認為,建設智慧礦山的時代已經到來,智能化不僅是綠色礦山建設發展方向,更為礦山安全生產提供了解決方案。他說:“要想從根本上破解礦山安全高效生產難題,必須由勞動密集型升級為技術密集型,再向智能開采精準開采型轉變,把工人從艱苦危險環境和高強度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既解決了安全生產問題,又實現了創新驅動發展?!?/p>

“六彩”兼備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礦產資源業務作為中國鐵建的優質業務,在人才、設備、管理等方面,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和優勢。

人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不竭動力。中國鐵建擁有1200名礦山管理者和近萬名多年從事礦山施工的合作隊伍專業人才,而設備是礦山施工最重要的工具。中國鐵建的礦山設備優勢在國內露天礦山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僅中鐵十九局礦業公司就擁有世界先進、國內一流的卡特22立電鏟、太原重工16.8立電鏟、別拉斯220噸自卸車、北重220噸自卸車等大型土石方施工設備2000余臺(套),價值30億元人民幣,實現日采剝能力100萬立方米、年采剝能力超3億立方米,業務覆蓋礦山建設全領域。他們還自主研發了MIM一體化智控采礦管理平臺,成為國內首家集自主研發智慧礦山軟件、硬件、施工運營于一體的礦山施工企業。

多年來,中國鐵建礦業管理優勢凸顯,全面推行強化源頭控制、進行項目評估、加大過程監控力度、嚴控收尾項目、堅持紀審認定、嚴格目標考核“六步走”精益化管理。通過10余年開展物資集中采購、單機單車核算、遠程數字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形成管理優勢,并將這種管理效應成功復制到海外礦山。

面向未來,中國鐵建礦產資源業務將堅持多元化布局,繼續實施“核心客戶戰略”,并與各大設計院、設備供應商、爆破服務商等一大批礦業相關企業建立良好溝通和合作機制;堅持以信息化推動全產業鏈升級發展,擴大在智慧礦山和綠色礦山建設上的市場份額;堅持科技創新,開辟新市場,向產業鏈上游發展,把選廠、破碎廠、球磨車間等上下游產業鏈建設與運營作為開拓礦山市場的有利增長極。

面向海外,礦業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礦產開發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聯動互補,是中國鐵建礦產資源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為規避風險,要根據中國企業海外礦業市場集中度及區域國別的具體情況研判,確定進軍海外礦業的主戰場,依托在建項目和重點跟蹤項目成立經營分支機構,精準選擇客戶群和拓展方式,積極與在海外有礦山投資項目的國有礦業企業以及有多年海外打拼經驗的中國外經窗口企業合作。目前,中國鐵建在海外市場重點跟蹤的礦業項目有10個,“十四五”期間,海外礦山業務范圍覆蓋力爭突破20個國別市場,實現國內國外礦業市場雙輪驅動,協調發展。

勇立移山志,力破萬重關。在全球化和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做大不應是中國鐵建礦產資源業務發展的終極目標,只有做優做強,才能在礦業舞臺長袖善舞。正是基于對制造業的堅守,對產業報國的堅信,對發展戰略的堅持,在一代代接續奮斗中,中國鐵建的改革者和建設者正蓄勢待發,迎接礦業下一個更加輝煌的明天。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欧亚一卡二卡3卡四卡精品_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_chinesechina迪丽热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