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盼和他的黑人徒弟 |
|
來源: 本站原創??作者:徐兵兵張記力
時間:2017-02-22
|
|
【字號:大 中 小】 |
|
在西非貝寧,美麗的諾奎瀉湖上游,有一條綿延近三十公里的河道,將艾維埃地區整個數十平方公里的居民區切成了一片孤島。這里正是由世界銀行投資,十四局集團海外公司貝多指揮部承建的艾維埃大橋。每當居民從項目部新建成的便民浮橋上通過時,都會遠遠的駐足觀望著正在緊張施工的樁基現場。
在海外項目建設中,語言交流障礙是通病也是首要克服的問題。在語言不通時,肢體語言便成了世界通用語。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多,現場亮如白天晝、機械聲轟鳴,樁基施工有條不紊的進行著。剛剛下完第四節鋼筋籠的吊車司機王東盼從駕駛倉爬了下來,跟他的黑人徒弟兼副手本杰明一邊大聲說一邊用手比劃交待著什么。不一會兒,只見黑人小伙子迅速的爬上駕駛倉,熟練的吊起最后一節鋼筋籠;轉臂、降勾、調整、再降勾,短短三分鐘的時間鋼筋籠安裝到位;這時候場在外的電焊工迅速就位開始了鋼筋籠焊接工作。整個過程,不見絲毫的滯怠,王東盼如同音樂會的總指揮一般,各種手勢沒有停止過,用他的肢體語言完成了這道工序交響曲。
王東盼和他的黑人徒弟間無聲的配合,已經達到心有靈犀的地步。四年前,他的徒弟以普工招聘進工地時,對機械只是稍有操作基礎,但是小伙子認真好學。只要一有時間,他就跑過來,你保養,他給你搬機油;你起重作業,他幫你維護秩序;目的只有一個---拜師。而此時的王東盼也正缺這么一個助手,見小伙子人聰明,也勤快二話不說也就收下了。緊接著問題就來了,語言不通沒法與徒弟進行交流,因為有好多東西需要語言精細的表達。為這事王東盼沒少惱火,一個操作要領講幾遍他要么聽不懂、要么記不住,本杰明倒是性格好,嘿嘿一笑從來不惱。慢慢的時間長了,王東盼注意到小伙子隨身帶了個本,密密麻麻的記了不少東西。有一天,小伙子指著一行字母非常認真的念到:離合器。這中文,一股子山東濟寧味?!皠e笑,我這幾年跟他也學了一口的貝寧味的法語,誰都不欠誰了?!蓖鯑|盼打趣的說,“現在交流方便多了,中文、英文、法文、手勢,甚至是一個眼神都可以交流了,尤其是手勢,我跟徒弟之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跟特總兵似的,就我們自己看得懂?!睅煾祵ぷ鞯膽B度,會直接影響他的徒弟。王東盼時常教育徒弟作業時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穩、要準,但是絕不能狠!徒弟時刻牢記心中,做事穩當,不驕不躁,始終堅持多看多問多學。其實關系不僅如此,生活中本杰明會在當地宰牲節的時候從家里帶來燉好的羊肉讓師傅品嘗,王東盼時常買些水果零食與徒弟分享。工作中相互學習,為項目默默付出,生活中相互關心照顧,在異國他鄉有一個兄弟般的徒弟,也是一件讓人欣慰的事情!
實際上,在貝多指揮部所屬的各個項目上,這樣的師徒關系比比皆是。通過中非兩方員工間相互學習、磨合,地域文化的交流,中方員工都能用法語進行一定的表達,同時我們的外籍員工也都能把工地常用的器具,機械等做出準確的中文表述。經過摸索,指揮部提出的“屬地化管理”,不僅僅只是體現在屬地用工人數上,更重要的是用工質量和與當地員工融合性管理上。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以及解決當地高失業率現狀的社會責任,決定了項目必須使用當地雇員。而如何管理、組織、培訓以達到高效使用的目的,也成為貝多指揮部在西非市場經營發展以及項目管理中,一個的難題和需要摸索、研究的方向。當然,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也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過程。
有人說,我們跟黑人交流不用翻譯。對呀,我們靠的是心有靈犀一點通。是啊,這一點“通”得不容易,但這一點也“通”出了不同膚色心靈交流的紐帶,“通”出的是實打實的項目效益,“通”出的是海外市場開拓的新天地。
|
【加入收藏】 【打印本頁】 【關閉】 |